“建设安全、可靠、韧性城市”论坛观点。第一眼电视台华龙网记者陈阳摄。第一眼电视台华龙网摄(记者李舒)10月29日,2025世界城市日中国家园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安全、可靠、韧性城市”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聚焦城市安全发展问题,汇聚政府代表、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的智慧,共同探讨现代化背景下城市安全管理的创新路径。本次论坛由重庆市城市管理局、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久拉坡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本届论坛以“建设安全可靠韧性城市——城市本质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为推动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新思路、新方案通过深入交流和分享经验。 “城市安全发展必须首先遵循规划,科学明确自然灾害风险基本防控区域。”重庆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重庆市委主委丁世勇在致辞中介绍了重庆建设安全韧性城市的创新实践。他表示,重庆构建了“合理、可防、可救”的风险闭环管控和数字化应急体系,整合了安全生产智能管理、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应急指挥智能救援等三大综合场景、20多个子应用场景。在救援体系建设方面,重庆形成了指挥队、救援队、保障队以及常备消防队、专业队组成的“常备特种部队”三股体系。所有救援队和社会救援队。建立了“专业力量为主、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救援格局。实现了“空中1小时救援、地面救援30分钟、群防人员10分钟到达”的快速响应目标。论坛主题演讲中,多位行业专家分享了前沿见解和实践智慧,围绕新时代建设安全韧性城市的思考、建设韧性城市的全球趋势与中国实践、安全韧性城市管理新范式的思考与实践等话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建设安全、可靠、韧性城市”论坛观点。第一眼电视台华龙网记者 陈阳 摄 “如果每个部门只做自己的事情,那么这件事情肯定做不好。”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杨保军谈城市规划的重要性f在主旨演讲中详细阐述了“共治”。他建议,要推进“全领域、全环节、多主体”的共治,形成“全要素、一体化”的思路和统筹方式开展城市韧性管理,统筹建立“预警预防—应急救灾—恢复重建、再优化、系统优化”等全流程、全环节的共治。 “安全韧性城市治理新范式是时代的必然选择。”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邹宇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传统范式存在范围过于狭窄、管理逻辑过于被动、管理方法过于分散的局限性。针对这些问题,新的管理范式将突破传统的局限性,用“更全面、更主动、更灵活”三个“多”字来应对。”论坛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本土实践智慧,为全面提升城市安全平等水平提供重要交流平台,为推动城市安全管理模式向更美好、更智慧、更协同提供有力支撑。e.主编:李谦发言时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